联系我们
手机:13722252255
电话:13722252255
微信:13722252255
地址: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
电话:13722252255
微信:13722252255
地址: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
青铜鼎的历史转变
发布时间:2019-10-08点击量:71
我国的青铜器铜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,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更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标志,其自身传播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研究历史重要的参考物,随着朝代的发展,不同时期的青铜鼎其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。
早在八千多年前,最初的鼎是用粘土混杂细砂烧制而成的三足器皿,称为陶鼎。早期的鼎是三足两耳,鼎腿就是烧火的支架,腹下烧火,用来烹饪食物,也就是说鼎的原型就是用来烹饪食物作为食物的器皿。
青铜鼎的发展最鼎盛的时候是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,在商代的时候青铜器铜鼎为代表的祭祀容器,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汉代,我国著名的历史文物司母戊鼎就是商朝时期著名的作品之一,此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,鼎身雷纹为地,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,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。
青铜鼎在演变成祭祀礼器之后,很快就演变成了国之重器,到了西周时期,青铜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,天子九鼎、诸侯七、卿大夫五、元士三也,久而久之,青铜鼎成为了国家政府的象征。在春秋战国时代,周王室衰弱,诸侯长期混战争霸,无非为争夺政府,取代周王而统治天下。所谓“定鼎中原”,就是在中原取得了天下,即立国之意。把鼎视为国家政府的象征,是人们给鼎所赋于最神圣的社会意义。